239诗词网

李益写的诗句

诣红楼院寻广宣不遇留题


李益

柿叶翻红霜景秋,碧天如水倚红楼。
隔窗爱竹有人问,遣向邻房觅户钩。
李益
关城榆叶早疏黄,日暮沙云古战场。
表请回军掩尘骨,莫教士卒哭龙荒。
李益
桃李年年上国新,风沙日日塞垣人。
伤心更见庭前柳,忽有千条欲占春。

【注释】:
  唐代长安城东北角的长乐坊,有一佛寺,寺内朱红色大楼巍然屹立,富丽堂皇。这就是唐睿宗的旧宅,有名的安国寺红楼院。广宣是一位善诗的僧人,宪宗、穆宗两朝,皆为内供奉,赐居红楼院。他与刘禹锡、韩愈、白居易等常有往来,与李益诗酒唱和,过从甚密。

  一个天高气爽的秋日,李益来到红楼院,适值广宣外出,不得入内,但又不忍离去,遂于门外观赏院内景色,写下了这首富有逸趣的七绝。

  诗人举目望去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红艳夺目的柿林。柿叶经霜一打,都已变红,给秋日的园林增添了绚丽的色彩,那是多么迷人呵!接着,抬头仰望,湛蓝湛蓝的天空,象水洗过一般明净,把巍峨的红楼衬托得更加清晰壮丽。“倚”字很传神。秋高气爽,那本来就杳缈幽深的天宇越发显得空阔高远,而它竟与红楼相依相偎,这就巧妙地烘托出红楼高耸入云的雄姿了。诗人以瑰丽的色调、清新的语言,绘出绚烂秋色,创造出碧天、红楼“气势两相高”(杜牧《长安秋望》)的寥廓境界,令人心旷神怡。

  朱楼、红叶固然美丽,但隔窗隐约可见的那片幽深的竹林,苍翠多姿,尤为可爱。“爱竹”之“爱”,透露出诗人的倾羡之情,表现出诗人高雅的情趣。“无人问”三字既缴足题面,又开启下文:既然有好竹无人观赏,何不进院去尽情游览一番呢?于是,他差遣随从到邻居家寻找开门的工具去了。访友不遇,并不返回,反而反宾为主,设法开门;乍一看,似乎不近情理,仔细咀嚼,却又觉合情合理,极富韵味。可以想见,李益对院内景色十分熟悉,对那丛翠竹特别喜爱,他和广宣的思想性格十分投合,对广宣的举止行动非常了然,连户钩放在何处也清清楚楚,他又可以不避嫌疑地擅自开门入室,可见他们相知之深,过从之密。这样丰富的内涵,这种超乎寻常的友情,不是通过“喜遇”之类的正面描述来表现,而是通过“不遇”时的一个举动“使人思而得之”,确是自成机杼,不落俗套,读来既感亲切自然,富有生活情趣,又觉委曲含蓄,兴味隽永。而且,诗人这一“爱”一“觅”,又使人想见其为人的洒脱、随和、豪放。至此,我们亦可领悟到前面的壮美秋色,正和诗人的磊落胸襟相映照。全诗气脉流贯,洋溢着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情趣。

  (徐定祥)

重阳夜集兰陵居与宣上人联句


李益

蟋蟀催寒服,茱萸滴露房。
酒巡明烛刻,篱菊暗寻芳。[李益]
新月和秋露,繁星混夜霜。
登高今夕事,九九是天长。[广宣]


月李舍人十兄迟明将至因话昨宵乘兴联句


李益

九重城接天花界,三五秋生一夜风。
行听漏声云散后,遥闻天语月明中。[广宣]
含凉阁迥通仙掖,承露盘高出上宫。
谁问独愁门外客,清谈不与此宵同。[李益]


宣上人病中相寻联句


李益

策杖迎诗客,归房理病身。
闲收无效药,遍寄有情人。 ——广宣
草木分千品,方书问六陈。
还知一室内,我尔即天亲。 ——李益


与僧法振同赋应门照绿苔


李益

宫阙何年月,应门何岁苔。
清光一以照,白露共裴回。 ——李益
珠履久行绝,玉房重未开。
妾心正如此,昭阳歌吹来。 ——法振


天津桥南山中各题一句


李益

野坐分苔席,[李益]
山行绕菊丛。[韦执中]
云衣惹不破,[诸葛觉]
秋色望来空。[贾岛]


三叠


刘克庄

唐时才子总能诗,张祜轻狂李益痴。
管甚三姨偷玉笛,诳他小玉写乌丝。


与宣供奉携瘿尊归杏溪园联句


李益

千畦抱瓮园,一酌瘿尊酒。
惟有沃洲僧,时过杏溪叟。[李益]
追欢君适性,独饮我空口。
儒释事虽殊,文章意多偶。[广宣]


红楼下联句


李益

佛刹接重城,红楼切太清。
紫云连照耀,丹槛郁峥嵘。[广宣]
榱栋烟虹入,轩窗日月平。
参差五陵晚,分背八川明。[李益]
松韵风初过,莲陂浪欲倾。
敬瞻疑谛见,围绕学无生。[杜羔]


兰陵僻居联句


李益

潘岳闲居赋,陶潜独酌谣。
二贤成往事,三径是今朝。[广宣]
生幸逢唐运,昌时奉帝尧。
进思谐启沃,退混即渔樵。[李益]
蠹简封延阁,雕栏閟上霄。
相从清旷地,秋露浥兰苕。[杜羔]


七言滑语联句


李益

雨里下山蹋榆皮,[颜真卿]
莓苔石桥步难移,[皎然]
芜荑酱醋吃煮葵,[刘全白]
缝靴蜡线油涂锥,[李崿]
急逢龙背须且骑。[李益]


判院蔡丈和予五诗次韵一篇奉酬


喻良能

病起惊华发,官閒觉素餐。
文章惭李益,名誉羡苏端。
老去观书嬾,愁来避酒难。
非关作诗苦,自尔带围宽。


送表弟方时父


刘克庄

弃置空村饱世情,高轩乃肯顾柴荆。
韩甥殷浩贫亲戚,李益卢纶外弟兄。
两鬓萧疏惊老大,一灯明灭话平生。
刺桐花下逢予季,多致诗人未害清。